

膨化大豆的營養價值評估要點
膨化大豆保留了大豆本身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變性,淀粉糊化,脂肪外露富含油脂,氨基酸平衡,且高溫殺死了病菌,是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常用蛋白原料。
膨化大豆是整個大豆經過膨化的飼用產品,保留了大豆的營養成分,去除了大豆的抗營養因子,具有濃郁的油香味,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在禽畜及水產料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在眾多的大豆飼用類產品加工方法中,從抗營養因子的角度講,熱處理法是大豆產品加工的最佳方法。
膨化大豆的原料主要為大豆,大豆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膨化大豆的質量及營養價值。大豆的氨基酸含量平衡,營養價值很高,但也存在諸多抗營養因素。許多研究表明普通熱處理的大豆仍會引起斷奶仔豬的消化過程異常,包括消化物的運動和腸道黏膜的炎癥反應,這種變化是仔豬胃腸道對熱處理大豆產品的抗過敏原反應引起的。正是因為大豆中含有一定的抗營養因子,將生大豆直接喂給動物是不實際的,因此就有不同處理方法以破壞大豆中的抗營養因子為目的來提高大豆的消化利用率。與其他方法相比,加熱膨化的方法能較完整地保留大豆的全部營養物質。
膨化大豆的營養價值及在乳豬飼料中的使用方法
大豆在擠壓膨化過程中,其物理、化學成分和性質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氨基酸的消化率得到了提高,且富含必須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是優良的高蛋白高脂肪飼料,且是較理想的乳豬料原料。
全脂膨化大豆脂肪含量高,且多屬于不飽和脂肪酸,故應注意脂肪變質問題,脂肪劣化后降低,且造成腹瀉;膨化大豆的含硫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可用性降低;膨化大豆如果熟化程度不夠,大豆中的一些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尿酶等,不能得到有效的破壞,嚴重影響其利用率。且由于仔豬斷奶后1-2周脂肪酶分泌能力較低,斷奶后受到應激,4周齡斷奶仔豬1周內各種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斷奶前1/3左右。經過2周后,脂肪酶活性仍未明顯恢復。而脂肪的消化主要依賴于胰腺脂肪酶和胃腸道酶,因此,乳豬料中不宜加入大量膨化大豆,尤其不允許加入變質膨化大豆。仔豬斷奶后1-2周日糧添加膨化大豆一般沒有效果,甚至腹瀉率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很好地消化膨化大豆中的脂肪所造成的。因此膨化大豆在豬料中的建議添加比例一般不高于15%。仔豬料添加12%-15%,母豬料添加8%左右。
綜上所述,膨化大豆是一種優良的蛋白原料,新鮮的豆源生產出來的膨化大豆質量才能有所保障,帶自然油香味,無摻假的才為質量好且營養價值高的膨化大豆。
版權所有:天津市圓鼎飼料有限公司 津ICP備1900147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