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步走,養好哺乳仔豬!
一、適宜的溫度
出生仔豬對溫度的要求特別敏感,可以采用保溫箱,保溫燈,電熱板等。
建議溫度:
一周30℃--35℃.
二周28℃--30℃.
三周25℃--28℃.
四周23℃--25℃.
溫度過低容易出現感冒、拉稀等其它疾病,導致仔豬成活率低,斷奶重小。
二、固定奶頭,預防腹瀉
母豬初乳中含免疫球蛋白和營養都很高,及時吃上初乳能迅速補充體能提高抗病力。
但是母豬乳房要清洗干凈,擠出前幾滴奶水,再讓仔豬吃初乳并灌服慶大霉素,可以有效預防腹瀉的發生。
母豬的前幾對乳頭相對營養高些,需要把弱小的固定到前幾對乳頭。
三、剪牙、斷尾、去勢
仔豬出生之后將臍帶血液捋向腹部,結扎預留3--5厘米,碘酒消毒;
斷尾一般留三分之一,可以使用電鉗也可以用剪牙鉗剪斷碘酒消毒;
剪牙可以使用專門牙鉗,注意牙齒要剪平、消毒,也可以使用專門磨牙器;
一般去勢在一周左右就可以進行,傷口小,愈合快,注意消毒消炎。
四、補水、補料
仔豬出生一周左右,開始適當給予清潔干凈的飲水,同時補充少量的教槽料,保持少喂勤添的方式。
早補料可以促進仔豬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發育,提前分泌鹽酸,增強消化機能,抑制細菌繁殖,提高仔豬的抗病力。
五、科學斷奶
一般仔豬斷奶時間在21--28天,國外也有做到14天的。
需要根據具體的生產情況、仔豬狀況、母豬體況等進行合理斷奶。
比如母豬失重過大,仔豬體況良好,溫度適宜可以適當提早斷奶。反之,可以適當延遲。
六、防止踩壓
哺乳仔豬出生后需要勤巡查,尤其夜間聽到小豬尖叫,及時趕到,防止母豬踩傷或者壓死小豬。
養好哺乳仔豬需要從飼養管理、溫度、防疫保健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科學的方式細心照料,才能為下一個保育階段提供更加優質健康的仔豬。
版權所有:天津市圓鼎飼料有限公司 津ICP備1900147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