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如何科學養豬,預防豬仔和成豬高熱死亡?
如果把大家的記憶拉回2006年,對于各位養豬的農戶來說,一定是難以忘記的一年,當年高熱病蔓延,給各大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當時我們只知道病豬會發生不明原因的高熱、死亡,可謂是讓養豬人聞之色變。
隨后幾年雖然并未出現大面積流行,但是在一些地區依然呈散發狀態,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這“高熱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該如何預防?
高熱病豬高熱綜合征,是一種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疾病,病豬臨床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呼吸困難、喘氣,部分豬伴有皮膚發紅變紫等癥狀,少數毛孔有出血點。
發病臨床癥狀
突然起病,畏寒扎堆,發病豬體溫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廢絕,患豬皮膚發紅,耳后耳邊緣發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狀,呈紫紅色;
呼吸困難,喜伏臥,部分豬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氣喘急促,有的表現喘氣或呈不規則呼吸;
部分患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豬有淚斑,出現結膜炎癥狀;
部分豬群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尿黃而少、混濁,顏色加深。
病程稍長的病豬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現象,被毛粗亂,部分病豬后肢無力,個別病豬瀕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發病豬群死亡率很高,有的豬場甚至高達50~90%。部分母豬在懷孕后期(100~110天)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
一般感染后5~7天開始發病,發病豬群多為13~25周齡的生長育豬,發病豬群表現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嚴重個體食欲廢絕。
發病初期個別豬只發燒,隨后迅速蔓延至大部分豬群;
病豬體溫升高至39.5~41.5℃,個別病豬出現突然死亡;
患豬呼吸困難,出現結膜炎癥狀;
多數病豬出現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個別豬有腹瀉現象,尿量少而黃、混濁;
多數嚴重的病豬耳后耳緣發紺、腹下和四肢等多處皮膚有斑塊,呈紫紅色;
患豬迅速消瘦,病程稍長的病豬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現象,被毛粗亂,有的則全身黃染;
患豬使用退熱藥物后癥狀有所緩解、但停藥后多數復發;
有的豬場甚至高達50%以上。
保育豬、小豬和母豬群也有少數高熱發病經過,但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生長豬低很多,且癥狀也有所差異。
(一)育肥豬
育肥豬常突然發病,發病后迅速傳播,并且體溫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皮膚發紅,并出現紅色出血點。
同時眼結膜潮紅,流淚,呼吸困難,咳嗽,鼻端流出膿性或清鼻涕。尿液顏色發黃,糞便干燥,有的病豬皮膚蒼白,被毛粗亂。
(二)母豬
母豬發病后會表現為體溫升高、厭食,咳嗽,呼吸困難。
斷奶后發情不及時,發情率超過50%。母豬產死胎數和木乃伊胎數增加,產程過長。產后母豬無乳、高燒。
治療方法
高熱金針+頭孢,肌肉或者靜脈注射,根據豬群體質每KG體重按0.1—0.2ml注射1—2次,如周邊環境有病毒源污染,間隔7—10天可在注射一次。
發病病因
1.誘因:一般我們認為高溫高濕、飼養管理不善是其發病的主要誘因。
2.病因:病毒、細菌、霉菌毒素和寄生蟲等病原為其發病的主要病因。
3.外因:
過度追求集約化養殖,導致生豬養殖密度過大。
過度追求豬群的生豬速度而在飼料中添加的飼料添加劑、抗生素,給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動力和壓力。
最終導致藥物和致病微生物之間形成一種協同進化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病豬無藥可治。
預防措施
(一)加強飼養管理
“最有效”的防控高熱病的措施就是加強飼養管理,比如降低飼養密度、實行全進全出、提供合適的豬舍溫度和濕度、加強豬舍通風保證空氣質量等工作的落實都可以有效預防高熱病的發生。
(二)加強消毒
傳染病的傳播離不開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三大要素,而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和清除傳染源的重要方法,在周圍有疫情存在時要求豬舍一周消毒兩次,而且應該根據不同的消毒需求,選擇不同的消毒劑。
比如:碘制劑(聚維酮碘)對多種細菌、病毒、甚至芽孢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所以碘制劑可用于皮膚、傷口消毒,也可用于車輛、用具以及豬舍空欄的消毒;醛制劑(戊二醛),對多種細菌、病毒、芽孢都有不錯的效果,可用于環境消毒;季銨鹽類,腐蝕性較低,安全性較高,無刺鼻氣味,所以多用于帶豬消毒,車輛、器具、空欄等的消毒;火堿,消毒效果好,但是有腐蝕性,主要由于豬舍大門處車輛輪胎的消毒。
(三)定期滅鼠驅蟲
豬場中的蚊蠅、老鼠等都是多種疾病的傳播途徑,通過滅鼠、殺蟲可以降低豬場內老鼠、蚊蠅的數量,從而降低疾病的傳播風險。
(四)藥物預防
根據臨床發病特點總結發現仔豬斷奶時、育肥豬轉群時、母豬圍產期共三個時期發病率比較高,需要進行相應的藥物預防。
因為多是多種疾病的混合感染,所以選擇藥物時應在符合抗生素配伍禁忌的條件下盡量擴大抗菌譜。
仔豬斷奶和肥豬豬群,推薦方案:替米考星+強力霉素+扶正解毒散,連用7-10天。
母豬圍產期,推薦方案:產前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銀黃可溶性粉,連用7天;
產后飼料中添加益母生化散+黃芪多糖粉+林可大觀霉素,連用7天。
(五)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保護易感動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母豬群建議免疫豬瘟、偽狂犬、藍耳病三種疫苗一年普免3-4次;
細小病毒跟胎免疫,一般在產后15天免疫一次;
乙腦疫苗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免疫一次即可。
商品豬群建議免疫2次豬瘟、3次偽狂犬、1次支原體、1次圓環病毒病、1次藍耳病以及2次口蹄疫疫苗。
來源:豬價快訊
編輯:袁媛 校對:袁媛
--- END ---
【免責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供讀者參考。版權屬于原作者。
版權所有:天津市圓鼎飼料有限公司 津ICP備1900147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