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談談打藍耳苗的風險性
藍耳苗打與不打,在業界一直爭論不休。因為在實際當中確實因打疫苗出現了藍耳病情加深的問題,如母豬出現流產,仔豬呼吸道感染嚴重,死亡率增高等。但也不能完全否決了藍耳苗的作用,因為有些因藍耳病頻發,打疫苗后相對穩定了許多。各個場的母豬抗性不同,也獲得的結果也不同,自從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基因突變的認識,抗病遺傳的作用是多么強大。
防控疫病中疫苗免疫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然而很多人對于豬接種藍耳疫苗談之色變。接種藍耳苗的風險有多大,今就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談談藍耳病毒的ADE機制。
藍耳病ADE機制也就是它的抗體依賴性增強,也就是說針對藍耳病的低抗體(初步抗體)不但不能阻止藍耳病的感染,相反會促進加重藍耳病的感染力度。
為什么會這樣呢?
病毒學研究發現,病毒靶向的巨噬細胞表面受體可以與其產生的抗體Fc區絡合。而藍耳病毒的宿主細胞正是巨噬細胞,當低度的抗體與藍耳病毒結合,正好加速了病毒感染的能力,因為初期低度的抗體并不能中和病毒,這樣就加重了藍耳病的感染,從而使豬只病情加重。
也就是說帶毒豬打疫苗并不起好作用,相反倒起壞作用。這種情況發生可不管是打活苗還是滅活苗。因為都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既然都會有抗體產生,那么對于帶毒豬就免不了病毒的抗體依賴性增強。
這么說也不是完全否決了疫苗的作用,因為適應的中和抗體畢竟能使病毒活躍度穩定。大家都知道抗體是干什么的,它是抗原刺激的產物,具有與抗原結合的特異性。
這么說疫苗打與不打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其實一點都不,只要打疫苗規避了ADE,那么就實現了打疫苗的作用使藍耳病穩定。
對于疫苗的選擇,我覺得經典株可以借鑒,因為經典株相對高致病株毒力弱,安全性好,再說,目前藍耳病毒全世界總體兩個血清型,一個美洲型,一個歐洲型,全國來說90%以上的都是美洲型,毒株之間都有交叉性。要說的是,豬場一但接種了疫苗,就使用一種毒株,不要多種毒株苗同時一場使用,藍耳病毒的變異與重組會增加防控的難度。
有人會問,如何規避藍耳病ADE,首先我不賣藥,豬易商城有圓藍凈可選,但你要首先明白,目前來說沒有任何藥物能殺死藍耳病毒,抑制藍耳病還得豬強大的自身免疫力,藥物都是輔助作用。
【免責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供讀者參考。版權屬于原作者。